<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支持IPV6

        X

        首页 >

        城市次生核化危害特点浅析

        来源:中国人民防空网

        发布日期:2017-12-27 18:20:25

        22890

                次生核化危害,是作战中核设施和化学设施遭受常规武器袭击,造成放射物质、有毒化学品污染所产生的危害。包括次生核辐射危害与次生化学危害两种。而核化设施通常为固定目标,体积庞大,大多设置在工业区内,在城市中心或郊区,平时无保密伪装措施,易被敌侦察,战时难以伪装,易被敌发现。而敌空袭武器隐蔽突防能力强,打击精度高,威力大,核化工业设施易遭敌空袭。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显示,次生核化危害的作用范围巨大,影响深远,产生与使用核化武器相类似的某些战场核化环境效应。为能有针对性地对城市次生核化危害采取措施,减轻或避免城市遭受次生核化危害,有必要通过了解城市中次生核化危害特点。
        一、危害源点多面广,危害范围大
        次生核化危害的作用范围是巨大的。核电站遭袭后,如击中安全控制系统,反应堆操作失灵或不能及时得到冷却,可能出现高温、高压,甚至导致堆芯熔化;若击中核反应堆,安全壳和堆芯被毁坏,放射物质将从毁坏的安全壳洞口向外释放,可形成半径约50km以上的放射污染区;若核电站被全面破坏,安全壳失效,反应堆失控,核燃料厂房被毁,将造成大量放射物质在短时间内被释放到大气中,形成的污染总面积将达到数万平方公里。化工设施遭袭后,造成的次生化学危害纵深可达几公里至几百公里,危害范围可达几平方公里至几百平方公里,危害范围内将造成严重杀伤。尤其是氟化氢和氯,由于毒性大,贮量大,危害纵深可达 125~240km,使l663~6 000 km2遭毒云危害。其总面积内约有6%左右人员严重以上中毒(含死亡),近80%人员会受到各种程度的中毒伤害。核化工业设施数量越多,遭敌打击的概率就越高,次生核化危害爆发的源点就可能越多,危害的范围、次生核化危害物质的浓度将越大,造成的次生核化危害将会越严重。
        二、危害发生突然,扩散迅速
        进攻的突然性,能强烈震撼对方意志,造成对方惊慌失措,打乱对方的原有部署,大大增强突击的效果,是进攻一方达成作战目的的重要原则,在空袭作战中更是达成空袭目的的重要手段。所以,核化工业设施作为敌打击的重点目标极易遭敌突然袭击,导致次生核化危害突然爆发。未来,随着高技术在军事领域更加广泛的运用,空袭兵器隐蔽突防能力将更强,手段更多,方法更新,空袭的突然性会更强,核化工业设施遭突然袭击的可能性也会更大。而核化工业设施被袭击时,炸弹爆炸的冲击波将高速推动次生核化危害物质迅速扩散。如果设施内部的次生核化危害物质发生爆炸,将产生更为巨大的威力,在更短的时间内,将次生核化危害物质推向更远的地方。如再引发连环爆炸,将使次生核化危害物质更加迅速地扩散。随后,泄漏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将随风漂移,在短时间内扩散至几公里甚至几百公里远,致使危害面积迅速达到数平方公里至数百万平方公里。1993年深圳“8.5”特大化学事故中,由于4号库的爆炸引发了5号库的爆炸,飞溅的火星导致周围6座仓库和一个大型木材堆积场及数百米外的山坡等多处起火燃烧,并引发了7次小爆炸,使化学危险品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迅速向周围扩散,大气受到严重污染。
        三、危害作用时间长,后果难消除
        一方面,次生核化危害本身作用时间长,危害面积大,难以迅速消除。绝大多数次生核化危害物质分解慢,作用时间长且危害物质在次生核化危害爆发后将广泛分布在地面、空中、水中,甚至滞留在高低、疏密不一的城市楼群、树林、草丛中不易消散;而大面积的次生核化危害更是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如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虽然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事故后果仍将持续多年。从1986年事故爆发到1991年前苏联解体时,因事故的损失和用于处理事故费用开支已达240亿卢布。之后仅俄罗斯从1992年起为处理事故,每年动用的财政开支约占国家总预算额的 10%,并有14万公顷的农田停止耕种,50万公顷的森林被禁用,至今仍有近千平方公里的地域不能居住,成为无人区。
        另一方面,次生核化危害防护行动存在诸多困难,使次生核化危害难以得到迅速消除。一是次生化学危害物质种类繁多,而针对不同种类的有毒物质必须采用不同的救治方法,有的剧毒化合物甚至需要特效药物才能治疗,目前除了少数如有机磷、氰化物及一些重金属盐中毒有特效抗毒药外,其他有毒化合物还没有有效的现场救生药物,伤员的抢救存在很多的困难。二是救援力量战时还将受爆炸、倒塌、燃烧及次生水、电、核、化灾害等多种杀伤因素威胁,使救援行动难以开展。三是城市防空袭作战条件下,由于作战的需要,所能调集到的救援力量将比平时少得多,使次生核化危害防护比平时核化危害救援更加难以实施。所以,次生核化危害后果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消除。
        四、危害杀伤严重,社会影响大
        绝大多数核化企业都在一旦爆发次生危害,其次生危害物质能对城市形成大范围影响的地点。如上海,90%的化工企业和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事业单位集中在市区和近郊;大亚湾核电站距深圳市中心仅45km,距香港中心仅50km。次生核化危害爆发后,其危害物质以烟羽、云团形式随风向下风方向扩散,在几十分钟到数小时内形成几平方千米到几十平方千米的大范围的覆盖区,因为中毒、辐射、爆炸、火灾、倒塌等多种途径迅速致人伤亡。人员由于心理恐惧,易惊惶失措,不能及时、正确地采取防护措施,从而失去宝贵的防护时间,造成大量伤亡。如1980年12月3日,博帕尔一家农药厂剧毒物质泄漏,使这个拥有80多万人口的城市有近四分之一的居民受害,3 000多人死亡,5万人双目失明,10万人终身致残。仅这次灾难性事故所赞成的伤亡人数,就远远超过了化学战史上任何一次化学战所造成的伤亡人数,战争中一旦敌有计划地破坏核化工业设施,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次生核化危害不仅会导致人员伤亡,而且容易使人产生巨大的心理恐慌。美国三哩岛核电站发生泄漏事故,核辐射使人们产生的心理恐慌和给社会造成的混乱,远远超过了核辐射本身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据负责调查TMI事故的直属总统的凯门尼(Kemeny)委员会报告称,靠近三哩岛80km半径范围内的居民有200多万人,他们因这次事故而可能平均受到的核辐射剂量大约只有天然本底年剂量的1%,尽管这样,事故还是引起了约14万人自发逃离家园,数万人的反核势力进军华盛顿。另外,据统计,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向以色列发射了39枚导弹,直接损伤232人,间接损伤814人,死亡11人。

        (来源:中国人民防空网 )